我們從這場危機中學到的諸多教訓之一是,政府與金融市場很難相互理解。政府不明白,市場對公共財政狀況的信心爲何失去得如此之快,恢復得卻如此緩慢——哪怕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財政整頓。市場則很困惑,政府爲何不能採取簡單而及時的措施來解決它們所面臨的問題。
許多人相信,要解決公共財政問題,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應該採取的一項措施是,拖欠或重組公共債務。市場人士、經濟學家與評論人士沒有一天不提出這樣的建議。
這樣一項措施之所以會被認爲有效,是因爲據提議的那些人稱,它會讓債務負擔迅速減輕,從而增強其可持續性。它能讓一國避免實施可能會進一步抑制成長、引發社會緊張的過度限制性財政政策。它會使納稅人不必爲過於熱衷借錢給國家的投資者(尤其是外國投資者)埋單。他們提出,更籠統地說,主權國家違約會使金融市場更好地運作,適當地接受風險溢價。
您已閱讀24%(362字),剩餘76%(1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