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

不要怪罪信使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布朗擔任英國首相是一場災難,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領導不力,俄羅斯腐敗盛行,這些都不算什麼新聞。批評維基解密不是因爲它說了這些事情,而是因爲它說了有人說過這些話。

在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戲劇《安提戈涅》(Antigone)中,一名衛兵向國王克瑞翁報告波呂尼刻斯(Polyneices)被埋葬的訊息。衛兵承認沒有人喜歡帶來壞訊息的人,但他沒料到克瑞翁的反應會如此強烈。國王告誡稱:「你所說的事情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他威脅要把衛兵絞死。

25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攻擊那些告訴我們壞訊息的人。雷曼(Lehman)前執行長迪克•富爾德(Dick Fuld)憤怒地怪罪賣空者毀掉了他的公司。然而,雷曼破產以來浮現的大量證據表明,應該受到指責的不是賣空者,而是富爾德。安然(Enron)的傑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將質疑該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對沖基金經理稱爲「白癡」。衆所周知,斯基林打開香檳酒,慶祝他的公司可採用「以市值計價」會計制度。它使得安然能夠立即得益於未來幾年它希望實現的盈利。最近,歐洲各銀行以及某些爲它們說話的政客持有不同的觀點,對待堅持「以市值計價」的會計師就像克瑞翁對待衛兵一樣。無論是古代的國王還是今天的領導人,都寧願成立自己的現實,也不願面對真相。

賣空者的陰謀可能削弱經營穩健的企業。但很少看到這方面的確鑿例子,反而有更多的例子表明賣空者帶來了關於企業撒謊和虛假陳述的壞訊息。帶頭攻擊雷曼的戴維•埃霍恩(David Einhorn)寫了一本關於自己與聯合資本公司(Allied Capital)較量,揭露後者不當行爲的書——這場較量導致美國證交會(SEC)展開調查,但調查對象不是聯合資本公司,而是埃霍恩自己的業務。結果證明埃霍恩是正確的。2008年秋,當監管機構試圖禁止賣空金融類股票時,它們的目的不是建立資訊更暢通的市場,而是讓陰鬱的報信者遠離市場,直至恐慌消退。

您已閱讀50%(723字),剩餘50%(7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