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中國消費者爲何要懂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一些汽車生產商將歐美髮達國家的暢銷車型,換上被淘汰的發動機、變速器,甚至用有害材料,冠以相同車名引入中國市場。

如果不想重蹈「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諸毒登堂入室的覆轍,中國汽車消費者至少要懂一點車,否則仍可能上演「輕則破財,重則傷身」的家庭悲劇。

年底將至,許多身邊的朋友向我諮詢買車事宜,讓長期從事汽車報導的我不得不經常面對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最常見的是買車價格還能不能便宜,哪款車的外形更漂亮、顏色更好看等,主要集中於肉眼能看得見的問題上,多與專業知識無關。最離譜的一次是一個MM問我欲買的車如何與時裝搭配,讓對時裝一無所知的我差點沒當場暈過去。

憑心而論,買一輛漂亮的汽車乃人之常情,中國人歷來都喜歡漂亮、美好的東西。不過外表漂亮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東西,古人就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警示之句,但道理易懂,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不然的話,「蘇丹紅鴨蛋」、「瘦肉精豬肉」之類外表光鮮、內含危害的有毒食品也不會大行其道,矇蔽了難以計數的中國人的眼睛。

您已閱讀30%(374字),剩餘70%(8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