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

歐盟爲何強迫愛爾蘭接受紓困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歐盟決定向希臘和愛爾蘭提供緊急融資,原因不在於缺乏有序重組的法律機制,而是因爲擔心繫統性蔓延。

隨著歐盟(EU)試圖迫使愛爾蘭接受不受歡迎的援助方案,愛爾蘭政府已幾乎無法在公開市場出售國債——這正是希臘去年春季所遭遇的命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債息差也在不斷擴大,葡萄牙財長週一警告稱,葡萄牙可能很快也不得不接受救援方案。

短期內,歐盟將採取拖延策略,對愛爾蘭採取暫時性的紓困措施,以阻止危機蔓延,就像歐盟對希臘做的那樣。他們對葡萄牙可能也會這樣做。但歐盟最後終於明白了,不斷地把私人銀行的損失納入公共資產負債表,也可能會讓各成員國政府破產。

簡而言之,就像希臘一樣,愛爾蘭走上了一條接近或徹底破產的道路。今年年底,其財政赤字將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0%。與此同時,愛爾蘭的公共債務將達到GDP的100%,預計未來兩年至少會達到120%——可能還會更高。因此,無論臨時紓困方案具體內容如何,愛爾蘭很快就會需要重組公共債務。歐盟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要問題是:這種重組應該如何進行?

您已閱讀22%(391字),剩餘78%(14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