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讓德國領導歐洲的代價

歐洲改革中心主任葛倫:歐元正受到威脅,歐盟領導人卻無能爲力。好在德國挺身而出,挑起領導者的大梁,但是壞訊息是,德國的某些政策可能弊大於利。

歐元——歐盟(EU)最大膽、最雄心勃勃的計劃,如今正面臨威脅。歐洲領導人之間的意見分歧,他們在穩定歐元方面表現出的無能爲力,已經損害了歐盟在其它大陸的聲譽。好訊息是,歐盟現在有一位正在嶄露頭角的領導者——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正在擬定議程。壞訊息是,德國的一些政策可能弊大於利。結果,德國對未來「危機解決機制」應要求債券持有者承擔損失的堅持嚇壞了投資者,推高了愛爾蘭和葡萄牙的借貸成本,加大了兩國紓困的可能性。

德國成爲領導者不足爲奇:它的經濟狀況相當不錯;在任何紓困行動中,它都會成爲最大出資方。不過,儘管默克爾願意幫助陷入困境的歐元區國家,她在國內卻受到兩方面的制約。首先是一個法律問題:德國憲法法院可以否決永久性紓困機制,因爲它會違反歐盟條約的「不紓困」規定。因此,她希望能修訂歐盟條約,爲此類機制開綠燈。其次是一個政治問題:德國聯邦議院可能會拒絕向無力償債的國家撥款,除非民營部門的債權人能分擔痛苦。因此,她希望歐盟夥伴國能接受這一原則。

默克爾大概能夠得償所願。儘管法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政府在兩個問題上都表達了反對意見,但在上個月的法德峯會上,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接受了她的論點。這種轉變反映出法國對於德國的經濟實力和自信外交政策日益感到焦慮。德國出口企業在俄羅斯和中國的業績要遠勝於歐洲其它國家。法國想知道,德國與夥伴國之間日益擴大的經濟差距,是否會加劇它對歐元的懷疑態度,降低其通過歐盟行事的意願。

您已閱讀38%(637字),剩餘62%(10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