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

中國市場化改革的下一步

《市場的邏輯》作者、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你如果可以設計一個市場經濟,你就不需要市場經濟。我們需要市場經濟,恰恰因爲我們不能設計。改革是人們不斷積累而成的一個過程。

編者按: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美國阿特拉斯經濟研究基金(Atlas Economic Research Foundation)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世紀文景出版公司於2010年9月在上海聯合召開「市場深化與中國社會轉型讀書研討會」,主要討論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新著《市場的邏輯》和中央電視臺電視系列劇《公司的力量》提出一些市場化改革的重大議題,並以此爲引子,進一步探討未來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道路。會議主辦方授權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刊登本次會議的發言記錄。此處爲上半部分——張維迎教授本人的發言(下半部分是其他參會者的發言)。小標題爲編者所加。

市場道路的基礎

首先,我想談一下市場道路的基礎。我自己慢慢認識了一個更爲深刻的問題。我們看到,人類其實有史以來都在追求幸福。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有錢幸福,有的人覺得有權幸福,有的人覺得自得其樂就是幸福。但我們追求幸福的方式大致來講有兩類,一是通過讓別人不幸福而獲得幸福,這包括偷盜、搶劫,計劃經濟也屬於此,不過最主要一種方式的是戰爭,使民衆不幸福而讓自己幸福。另外一種方式,我的理解是,通過讓別人幸福而使自己獲得幸福:你要先爲別人創造價值,然後你纔可以獲得成功。前面一個是科學的邏輯,後面這個可以叫做市場的邏輯。

您已閱讀11%(550字),剩餘89%(44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