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中國國家機器的最高層,有關政治改革的辯論一直掀不起多大波瀾。然而最近這種辯論獲得了新動力。上週,諾貝兒和平獎被授予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而本週二,一羣前黨內高級幹部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要求廢除審查制度。將於週五召開的中共中央委員十七屆五中全會,可能就改革中國的威權式資本主義制度展開討論。對中國人民而言,這是一場值得進行的辯論。
改革派的希望集中在中國總理溫家寶身上,他先前發表了一些支持政治改革的言論。4月份,他發文稱讚已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一位譭譽參半的自由派領導人。而在10月3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溫家寶表示,自由和民主是「無法阻擋的」。此次訪談在美國播出,但沒有在中國播出。在溫家寶的任期內,中國成爲世界經濟強國,那麼,他是否計劃利用自己總理任期的最後兩年,開創一個政治革新的時代呢?
儘管這種想法很好,但不要忘了重要的一點。中國政治家對民主和人權的公開支持,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即使溫家寶是真誠的,他也可能難以如願。短期內,劉曉波獲獎可能會增強中國保守派的力量。更寬泛地講,中國在應對經濟危機上取得的成功,強化了中共內部的一種信念:即中國式的威權資本主義制度,要好過西方那種政治自由與經濟自由相融合的模式。
您已閱讀62%(524字),剩餘38%(3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