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政府過去常常誇耀自己財政審慎,儘管5歲的孩子都能在信貸繁榮期實現收支平衡。但一旦經濟成長停滯,一切規則就都被拋出窗外(歐洲一些國家甚至更早)。如今,美國的預算赤字已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美聯準(Fed)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提出,制訂財政法規或許能有所幫助。
暫且不說,作爲在危機前用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鼓勵鋪張浪費的強大機構,其掌門人是否有資格提出有關清規戒律方面的建議。美聯準擔心「無力解決我們難以持續的財政現狀」是對的。短期內,高赤字帶來的不確定性有損經濟成長;更長遠來看,債務擔憂會推高長期利率。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理由可以質疑立法規定是否有用。
時刻監控著政府一舉一動的債券「警衛」(bond vigilantes)所設定的標準,比任何法律規定都要高。政治家已經有了選民規則:金融災難會讓選民把他們趕下臺。不管怎樣,正如伯南克承認的那樣,無法估量的事件(比如未來的經濟成長)以及結構性問題(爲老齡化人口提供醫療保健與退休福利)讓快速制定嚴苛的法規顯得不切實際。
您已閱讀69%(454字),剩餘31%(2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