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經濟

英國也應該摸著石頭過河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英國應該根據經濟復甦情況制定財政緊縮計劃,但我們對復甦狀況所知甚少。中國人說,摸著石頭過河。這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央行行長之一,也是一位一流的政策經濟學家。我非常欽佩他的才華和正直。對於說服英國聯合政府,相信制定他稱之爲「明確而可信的削減赤字計劃」方面,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非常難得的是,他剛剛向他所能找到的最不友好的聽衆——英國工會總會(TUC)講了這一點。他接著說道:「如果不向你們解釋未能儘快制定計劃的風險,那就是我的失職。」確實,他應該說出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想法就是正確的嗎?我表示懷疑。

對於那些看過我兩週前爲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前顧問埃德•鮑爾斯(Ed Balls)的觀點所作背書的人來說,這應該不足爲奇。正如我當時所言,我在財政立場上的態度比鮑爾斯更強硬,但不如金。沒錯,我贊同過慢削減財政赤字存在風險。然而,過快削減赤字也存在風險。同樣,儘管缺乏可信計劃存在風險,但設置不靈活的計劃也存在巨大的風險。英國需要一個靈活的減赤計劃,一個考慮到私人部門脆弱性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的計劃。

金的觀點的核心是什麼?是「市場對日益成長的主權債務的反應有可能迅速從良性變爲惡性……冒險讓長期利率破壞性上升,從而導致投資和抵押貸款成本變得更加昂貴,這樣做是不明智的。目前的計劃是在5年內穩步削減赤字——這是一種比其它一些國家更循序漸進的財政緊縮措施。由於沒有更早地出臺此類計劃,一些歐元區國家在付出了代價後發現,它們將被迫進行更爲迅速的調整」。

您已閱讀37%(602字),剩餘63%(10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