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去年底浮出水面,後經一波三折,以今年5月初歐盟與IMF聯手推出7500億歐元援助計劃爲標誌,進入調整階段。近來危機雖有緩和跡象,但其前景受深層結構困擾,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希臘危機根源何在?人們普遍談論的宏觀失衡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作爲歐盟成員國中規模較小、較不富裕的國家,1999-2008年間希臘GDP年均成長率爲3.9%,顯著高於歐盟平均水準。然而希臘經濟過度依賴消費,同一時期經濟成長對消費依賴程度平均爲90.4%,導致外部逆差擴大、政府債臺高築。
2000-2008年間,貨物貿易逆差和服務貿易順差佔希臘GDP比例平均分別爲18.3%和5.5%。考慮進資本收入、轉移支付等其它項目,希臘近年的經常性賬戶逆差佔GDP比例通常維持在10%以上。同時,政府債務不斷累積,到了難以持續的地步。2009年政府債務率達到110%。這意味著,假定債務平均利率爲3%,希臘需要保證GDP成長率超過3%,才能在長期正常支付利息。
您已閱讀21%(416字),剩餘79%(15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