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一輪的城市化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先有重慶市將近300萬人的城市化,後有湖北7個縣市取消農業戶口。城鄉一體化的浪潮可謂波濤洶湧。不過在這個進程中,也出現了浙江等地發生的所謂「逆城市化」現象。據媒體報導,浙江省戶籍管理部門調查發現,全省「農轉非」數量從2004年時的57.7萬人降到去年的18.9萬人,降幅高達67%,同時還發生了農家子弟大學畢業後要將其戶口遷回原籍、很多城市政府官員戶籍「非轉農」現象。
在筆者看來,發生在浙江的「逆城市化」現象並不是因爲農民工不願意進城,而是因爲那些已經在城市就業的人不願意放棄其農民身份。爲什麼不願意?利益驅使是主要原因。當人們將戶籍從農村遷到城市之後,就不能再享受政府徵地時給予的拆遷補償費,而農村戶口則可以享受村集體經濟分紅、徵地補償、回遷安置房等收益。戶口一旦「農轉非」,那麼各種依附於農村戶籍的福利就無法享受。更重要是,現在城市中的絕大多數工作並不需要以本地戶籍爲先決條件。換句話說,一個農業戶口既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就業崗位,同時還可以享受農村戶籍的各種好處。
由此可見,這些農民工其實並不拒絕城市化,只是拒絕將其戶口「農轉非」。如果有關政府部門僅僅從農轉非人口的減少就得出「逆城市化」的結論,那實在有失偏頗。
您已閱讀27%(527字),剩餘73%(14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