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戶籍改革

中國如何城市化?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不難看出北京爲何對戶籍改革感到緊張。但是,農村的貧窮同樣是不穩定因素。歸根結底,中國的大規模城市化進程難以阻擋,現在是立法跟上現實的時候了。

如果韓俊是正確的,未來30年將有相當於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南韓、南非、西班牙、波蘭和加拿大人口總和的中國人,遷居到該國不斷膨脹的城市裏。韓俊是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問題專家。他估計,到2040年,中國將僅有4億農村人口,較目前減少5億。按照這一假定,中國的城市居民數量將遠遠超過10億,從而推動城市居民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從45%升至70%左右。

這些令人喫驚的數字,不禁讓人腦海裏浮現出大規模人口遷徙、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人口規模成長三、四倍的情景。實際上,情況不太可能是那樣的。畢竟,中國是一個計劃經濟國家。既便如此,研究了中國城市化趨勢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描繪了這樣一幅情景:到2025年,中國將出現15座超級城市,每座城市平均擁有2500萬人口。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在內陸大舉建設新的城鎮中心,以及土地用途的改變使城鄉之間的差別變得模糊,許多城市將「搬到」農村。

這並非未來主義的幻想。根據某些統計數據,目前中國已經有170座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相比之下,美國有9座,而英國只有2座。就人口規模而言,天津就是中國的紐約,青島是洛杉磯。

您已閱讀30%(507字),剩餘70%(11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