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是新的私人噴射飛機嗎?最近一段時期,我注意到成功的企業家紛紛重新安排自己的優先事項:一旦事業順利,他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自己在慈善事業上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這類慈善事業很及時:鑑於所有西方國家都在削減公共支出,因此有錢人必須向窮人多付出一些。
今年早些時候,我偶然看到大約75位白手起家、相對年輕的千萬富翁寫的自傳。在每一份自傳中,最後一段談的都是自己參與各類非盈利組織的活動,而非如何奢侈地玩樂。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每週的工作中,似乎都會抽出大量時間用在某項熱愛的事業上——環保、教育、藝術等等。一些人甚至在把企業變現後,休假一兩年來支持一項慈善事業。我欽佩這種開明的生活哲學,而不是無盡地癡迷於積累更多的個人財富。
企業家從事慈善事業的動機是什麼?毫無疑問,某些人可能是出於虛榮或內疚,但我覺得大多數人確實是在道義上覺得有義務回報社會,並對他人產生影響。他們認識到,企業往往有興有衰,但明智的慈善遺產卻可持久不衰。
您已閱讀32%(413字),剩餘68%(8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