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洲經濟危機1997年波及南韓時,許多評論員認爲,該國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當地財閥(chaebol)手中的權力造成的。所謂財閥,即家族控制的大型企業集團。當時,南韓最大的財閥有:三星(Samsung)、現代(Hyundai)、LG和大宇(Daewoo)。據稱,這些集團涉足的行業太多;它們與政府的關係過於親密——賦予了它們獲取廉價資金的特權;它們的公司治理安排不透明。
批評人士指出,南韓亟需對這些公司進行改革,讓它們的管理與英美接軌。
亞洲危機確實給南韓造成了創傷。一些改革得以實施,一些財閥走向破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宇。但管理較好的集團根據新環境做出了調整,包括增加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而且仍在南韓經濟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如今南韓產業的所有權與危機前並沒什麼太大的不同。三星集團仍由李氏家族控制,LG由具氏家族控制,現代集團由鄭氏家族控制,SK集團由崔氏家族控制。
您已閱讀16%(386字),剩餘84%(19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