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

Chinese securitisation
Lex專欄:中國表外貸款屬可控風險


中國各銀行通過信託公司將貸款轉到表外的「非正式證券化」操作,是一種可控的風險,而不是系統性風險。更令人不安的似乎是銀行規避政府下達的信貸額度。

The list of warehouses for off-balance sheet loans is extensive. Enron had raptors; acronym-happy banks had SIVs and Chinese banks have trust companies. The latter are coming under the spotlight as regulators crack down on an estimated $340bn worth of “informal securitisation”.

表外貸款倉庫的名單很長。安然(Enron)有猛禽(raptor);喜歡製造縮略語的銀行有SIV;而中國各銀行則有信託公司。隨著監管機構打擊估計價值3400億美元的「非正式證券化」,信託公司正受到人們的關注。

您已閱讀15%(381字),剩餘85%(2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