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工作沒有成就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要求工作本身要有意思,還要求工作應該有意義,並給人以成就感,本身就是無病呻吟。

在我收到的讀者求助郵件中,數量最多的主題是如何找到一個「好工作」。通常「好工作」要具有以下條件:工資待遇高,公司體面,工作強度適中,工作內容有趣……第二位當屬「該不該跳槽」的困惑:工作遇到了瓶頸,現在有個新機會,當然,你肯定猜到了,後面跟著一個「但是」——新工作有可能不穩定,有可能被派遣到另一個城市,擔心自己不適應,並且也許會非常忙。第三位的問題,就屬「沒成就感」了。很多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成就感,尤其是初入職場不久,尚未建立起人脈和個人品牌的新人,或者眼看著比自己入行晚卻爬得比自己快的老人。

通常我不會回答這些問題。因爲在我看來,這些所謂的「問題」,真正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他們眼裏的工作就像一個段子中20歲女人眼裏的理想丈夫,他最好「帥,有錢,風趣,願做我忠實的聽衆,品味高雅,衣著得體,狂野浪漫,時不時給我驚喜……」,而到了40歲,這個理想會被修正爲「看上去還像個人,禿子也行;等我上了車纔開車;搬得動傢俱;上完廁所能把馬桶蓋歸位……」而這兩年的經濟危機,也許能讓這些活在20歲女人幻想中的職業人成長爲40歲。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分析,要求工作本身要有意思,還要求工作應該有意義,本身就是富有的專業階層病態的想法。在她看來,工作就是工作,就是在完成僱主要求的同時,獲取食物和住房的報酬,除此之外的任何收穫都應該視之爲額外盈餘。而且她發現,在金融危機引發裁員風潮後,這類「工作沒成就感」的痛苦的抱怨聲減弱了很多。

您已閱讀51%(620字),剩餘49%(5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