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國際(Foxconn International)又度過了陰暗的一天。這家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製造商已經是香港恆生指數今年迄今表現最差的成份股,跌幅達38%。該公司警告上半年虧損將同比擴大後,其股價週三又下跌了7%。
這隻股票失去光澤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來自業內同行的競爭——如佛羅里達的捷普科技(Jabil Circuit)和芬蘭的科泰(Elcoteq),侵蝕了富士康的毛利率,使其從2004年至2007年期間的大約9%,降至2009年的6%。但是,週二的盈利預警(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連續第四次)是首次出乎市場意料的。全球手機需求好轉意味著,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的幾乎所有的廠家都有望公佈:當期實現同比盈利成長,尤其是市場領軍企業。
這家臺資企業在怪罪定價壓力時強調,它仍受制於一些不穩定客戶的命運,如正準備剝離手機業務的摩托羅拉(Motorola),以及已將更多製造業務撤回公司內部的諾基亞(Nokia)。但是還有更根本的力量也在發揮作用。在富士康位於深圳的龐大廠區,工人們輕易爭取到至少30%的加薪,這似乎表明,面對中國出口腹地勞動力人數減少,製造商需要開始支付更高薪酬。北京方面似乎很明確:外資企業把中國人力資本僅僅當作又一項投入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您已閱讀81%(532字),剩餘19%(1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