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不會對中國令人驚歎的20年經濟成長感到意外。他在對資本主義的分析中,論述了一支「產業後備軍」是怎樣壓低工資、提振利潤和資本積累的;他會指出,在這個名義上信奉共產主義、其實更像逐利的資本主義的國家,失業但具備受僱條件的人口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
不過,在富士康(Foxconn)和本田(Honda)在華工廠出現的抗議和加薪要求表明,這種分析正很快變得過時。有一段時期,來自中國內陸農村地區的廉價勞動力似乎取之不盡。但是比多數人預期的更快的是,兩方面的侷限已經浮現。一是中國沿海地區製造業重鎮工人們的期望上升了。二是從農村到城市的大規模遷徙,對中國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乃至農民工本身都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按照中國以地域爲限的陳舊法律體系,這些農民工幾乎享受不到任何保護。
因此,人們再也不能無止境地指望從中國內陸輸出的農民工,來擴大沿海地區的製造產能。企業已承擔了後果。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導的,富士康正準備把部分蘋果(Apple)裝置的生產,轉移至內陸河南省(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的一家未來工廠。富士康爲蘋果生產iPod媒體播放器、iPad平板電腦和iPhone手機。
您已閱讀55%(500字),剩餘45%(4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