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我們聽到了舊經濟信條的呼喊:在一切已太晚之前悔悟吧;財政錯誤的代價將是滅亡。但現在已到了緊縮的時候嗎?我對此表示懷疑。至少,我們必須認識到以下風險:緊縮舉措出臺 太晚,會帶來通膨甚至違約的危險;而過早地緊縮,則會導致經濟衰退乃至通縮,我在上週已論證過這一問題。剛剛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災難中死裏逃生的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下行風險不容小覷。
一些人辯稱,經濟總是處於均衡狀態——用伏爾泰筆下潘葛洛斯博士(Dr. Pangloss)的話說,在最理想的世界中,諸事皆圓滿。還有一些人辯稱,根據美國胡佛政府財長安德魯•梅隆(Andrew Mellon)的觀點,在信貸狂熱過後,我們應「清算勞工,清算股票,清算農場主,清算房地產……這將爲系統洗去沉痾。」
我這篇文章並不是寫給以上任何一種「洞穴人」看的,而是寫給那些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將世界經濟拉入深淵、並希望儘快逃離的人。不過,在理性的人看來,當前最大的危險是延遲財政緊縮。他們這麼想有四點原因。首先,他們擔心已經侵襲了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金融市場,很快會將魔爪伸向英國甚至美國;其次,他們認爲,赤字將擠出復甦所需的私人支出;第三,他們辯稱,高赤字必然會導致通膨;第四,他們認爲,財政赤字無法支持需求。
您已閱讀22%(526字),剩餘78%(18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