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對話中,上述所有問題都得到了充分討論——也理應如此。但它們都普遍涉及業內人士所謂的「賣方」——即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與證券出售的銀行家。事實上,最棘手的委託-代理分歧影響的是「買方」,即投資經理。除非在投資方式上出現了系統性問題,否則不會出現我們最近看到的這種級別的資產泡沫。很難看出監管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根本問題是羊羣效應
最根本的問題是羊羣效應。當前一代投資經理的羊羣思維模式,是由他們薪酬及排名方式驅動的。如果根據他們與同行或某個指數表現的比較進行排名,並按照他們所管理的資金規模支付薪酬,那麼經驗顯示,他們會越來越緊密地抱成一團,並緊緊追隨標普500這樣的關鍵基準指數。這會使泡沫不斷膨脹。「這種情況我們見得太多了,特別是在困難時期,」一位紐約對沖基金經理吉姆•梅爾徹(Jim Melcher)表示。「主要投資機構表現得就像被狼羣團團圍住的羊羣,擠得越來越緊。誰都想躲到羊羣的中間去。」
您已閱讀14%(400字),剩餘86%(25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