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歐盟:分弱合強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一批強國的崛起預示著,歐洲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性將大大減弱。如果歐盟諸國還想發揮影響力,他們就必須齊心合力。

如果你仔細審視希臘債務危機——就像用慢鏡頭觀看火車相撞事故那樣——你不禁會問:歐洲的團結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柏林的政界人士解釋道,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德國選民,不會答應對揮霍成性的其它歐洲國家進行紓困。但這個解釋只給出了一半答案。

這件事不僅僅是希臘人的揮霍無度和德國人的道德優越感之間的迎頭怒撞。在眼前的威脅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加令人不安的真相。這次的危機既是徵兆又是起因。儘管歐盟(EU)內部動盪不已,但它過去讓人放心地覺得是一條必由之路。如今,這個組織正開始解體。

希臘所處的困境及其歐元區夥伴國對此的回應,在許多層面上都蘊含著危險:單一貨幣區內可能出現主權違約;隨著市場考驗葡萄牙、西班牙和愛爾蘭的抗打擊能力,危機可能會蔓延;該貨幣聯盟所依賴的政治互信機制和相互支持機制也可能會垮臺。

您已閱讀16%(342字),剩餘84%(18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