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週提出,希臘債券價格大跌會引出賣家而非買家。在一些人看來,這似乎是一種反直覺的現象。這些賣家(可能爲數衆多)的反應可能已晚了一步,剛剛意識到自己爲「利率資產組合」購買的「安全」工具原來竟是別的東西——即不穩定的信用風險敞口。這些敞口不僅讓他們蒙受了金錢損失,名譽也受到了損害。
難怪過去幾天,行動晚了一步的賣家一直試圖減持希臘債券。這加劇了市場波動性,導致流動性愈發不足。加上本週歐洲一些邊緣國家的信用評級遭下調,結果是投資者大量拋售歐洲股票,主權債券風險價差進一步無序擴大,並對歐元構成壓力。
目前,希臘債務危機正演變成爲一場波及範圍更廣的危機。難怪歐盟(EU)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竭盡全力重新控制迅速惡化的局面。各方正就一項規模更大的希臘紓困方案展開討論。歐洲央行(ECB)和IMF的頭頭們已前往德國,讓人想起了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班•柏南奇(Ben Bernanke)和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前往美國國會的情景。
您已閱讀32%(422字),剩餘68%(9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