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核武器

美國《核態勢評估》與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姚雲竹:我認爲,美國將更不願意正視中國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擔憂,也不願給中國提供更多保證。由此,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引起的緊張態勢還會繼續存在,甚至比先前陰影更大。

(編者按:本文是中國女軍事專家姚雲竹在參加卡內基和平基金會最近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題爲「對《核態勢評估》的國際觀點」座談會上的主題發言。姚雲竹博士現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大校軍銜。本次發言是她以學者和個人身份進行的發言,不代表中國官方或軍方觀點。)

姚雲竹:《核態勢評估》(以下簡稱《評估》)有很多令人鼓舞的方面,也有一些讓人失望的地方。兩方面都對中國有影響。

《評估》至少有四個方面對限制核武器的作用起了積極影響。《評估》改變了對「威脅」的看法。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而非來自其他主要核國家的攻擊,被定義爲首要核威脅。這種觀念的轉變爲加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以及進一步的核裁軍提供了更廣泛的基礎,也爲更廣泛的核安全國際合作鋪路。

您已閱讀11%(332字),剩餘89%(27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