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安全峯會被海內外媒體輿論解讀爲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巨大勝利。因爲在美中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終赴會,顯示了中國的讓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毫不掩飾她的興奮,聲稱此次峯會是歐巴馬創造的又一個外交成果,因爲這是自聯合國成立六十五年來,美國主持的世界最大首腦會議。
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這次峯會,一如之前的G20峯會、哥本哈根氣候峯會,是中國最後的「兩肋插刀」,幫了美國大忙。在全球核武器問題上,沒有中國的幫忙,歐巴馬可能還是空歡喜一場,這也是爲何歐巴馬爲胡錦濤赴美后安排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兩人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面對面會晤。歐巴馬必須得到中方的首肯,才能讓峯會的議題得到完美地呈現。要知道,所謂的核恐怖主義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美國,而對於可能以國家形式參與核擴散的伊朗和北韓,中國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可以幫助美國和西方達成限制其發展核武器的目標。
美國出面籌辦高峯會,是理所當然的,因爲美國不但是全球最早擁有核武器、且目前擁有戰略核彈頭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使用過核武的國家。歐巴馬與時俱進的一點是,他明白美國過去企圖壟斷核武器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因此,在設定核峯會的參與國家時,他囊括了所有的擁核國家和可能擁核的國家,在聯合國的大旗下,共同管理核武庫,防止核擴散。
您已閱讀34%(540字),剩餘66%(10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