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在人民幣匯率爭議上都已發出了信號。美國財政部原定於4月15日宣佈是否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而先前兩週,財政部長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決定推遲發佈匯率報告。在此之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宣佈,將出席由美國領頭的核裁軍峯會,坦率討論對伊朗實施新制裁以及限制北韓核武器項目等問題。
儘管將人民幣問題暫且擱置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但世界各國對此番爭論的反應,顯示出了這種邊緣政策的危險。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的幾句溫和責難、五位20國集團(G20)領導人軟弱無力的聯名抗議,美國的強硬姿態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日本和南韓默不作聲,這兩國在中國有著鉅額投資。它們最大企業的利潤與中國的出口表現息息相關,而人民幣走強將削弱出口。
但中國政府不應爲此感到安心,因爲對於中國的權力,其鄰國越來越感到不安。我們可以從印度的舉動中找到證據:該國不僅與美國結盟,而且在俄羅斯總理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最近來訪時,還試圖恢復與俄羅斯的軍事聯繫。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Yuriko Koike)呼籲強化日印軍事關係,也表明亞洲各國正在尋求遏制中國的方式。
您已閱讀35%(530字),剩餘65%(10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