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房地產

中國房市新政之效:房價能跌幾成?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沈曉傑:中國國務院新的「國十條」被稱爲「史上最嚴厲的房市調控」,但它究竟能使房價降下多少?一些開發商和炒房者估計,房價可能要下降二三成。

昨天,是被稱爲「史上最嚴厲的房市調控政策」——中國國務院新的「國十條」出臺的第十天。打破了「以往套路」的房市調控新政,在短短的十天裏給中國房市帶來的「轉折性」變化,已使對以往歷次中國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倍感「麻木」、「失望」甚至「憤怒」的中國市民,重新看到了解決住房問題的希望:新政及頻頻出臺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不僅一下子使樓市由「賣方市場」轉變爲「買方市場」,而且就連一些開發商和炒房者不得不承認,新政下,中國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價可能要降兩三成。

始於去年12月中旬的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在過去4個多月中,在樓市這個當今中國社會最大的熱點舞臺上,演繹了一出高潮迭起、精彩紛呈的大戲。

在去年大中城市房價暴漲了40%至50%、民怨「高度沸騰」的情況下,曾經把「促進」房地產市場大幅發展視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重要工具的中國政府,不得不出臺了四條了無新意的 「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措施,並在今年1月上旬以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下發了11條具體落實的實施細則通知。

您已閱讀9%(425字),剩餘91%(41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