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高盛

短期貪婪害了高盛

FT專欄作家加普:高盛前高級合夥人利維曾說,該行應該「長期貪婪」,即爲了長期利潤而放棄短期好處。但在CDO產品上,高盛的貪婪眼光顯然不夠長。

人們用不同方式描述高盛(Goldman Sachs)爲對沖基金經理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設計的合成債務抵押證券(CDO)產品。鮑爾森當時押注抵押貸款泡沫將會破裂。

高盛自己稱該產品「沒什麼特別和值得一提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把2007年4月敲定的Abacus交易稱爲證券欺詐。我將其稱爲短期的貪婪。

藉助前高級合夥人格斯•利維(Gus Levy)的格言(即高盛應該「長期貪婪」),該行在華爾街攀升至主導地位。利維的意思是應該爲了長期利潤而放棄短期好處。

您已閱讀12%(239字),剩餘88%(18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