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高盛「欺詐門」

美國證交會狀告託雷及高盛證券欺詐,指控他們誤導投資者,並對產品作出錯誤陳述。高盛則暗示,此舉帶有政治動機。那麼,這一引人注目的高盛「欺詐門」究竟是怎麼回事?

2007年初的時候,法布里•託雷(Fabrice Tourre)自我感覺相當良好。這位28歲的法國人不僅在紐約爲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而且還是繁榮的債務抵押證券(CDO)領域的一位春風得意的行家裏手。CDO是一種把多筆抵押貸款債務分割爲可投資證券的複雜業務。

身爲高盛副總裁,託雷早就在擔心基礎市場形勢每況愈下:債務,或稱「槓桿」,已經要把人壓垮了,揹負大筆次級抵押貸款的窮人開始拖欠貸款。儘管如此,不斷成功地把CDO推銷給不明就裏的投資者,還是讓託雷感到陶醉。2007年1月23日,託雷給一位朋友發電子郵件,激動地講述了他新搞定的Abacus 2007-AC1交易。「越來越多的槓桿進入這個系統,」他寫道。「整座大廈現在隨時都會倒塌……可能倖存下來的只有神奇的法布里……站在他創造的所有這些複雜、高槓杆、奇異的交易中間——他創造出這些巨型怪物,卻不一定理解它們會帶來什麼影響!!!」

SEC狀告高盛及託雷「證券欺詐」

您已閱讀9%(416字),剩餘91%(44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