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冬奧代表團和運動員在溫哥華取得輝煌成績,創造五塊金牌新紀錄之後,出現了國際和中國奧委會副主席餘再清批評金牌選手周洋只感謝父母,不感謝國家的風波,讓人對奧委會官員的「特殊思維方式「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理解。與此同時,媒體也報導了周洋家鄉領導只看重金牌,不看重運動員及其家長努力的另外一面,令人感慨萬分。
其實,我們可以再往下看一看,冬奧結束之後,接下去就是冬殘奧。與冬奧龐大的參賽隊伍比較,只有七個選手的冬殘奧中國隊,顯得有點淒涼孤單。當然,我們大家都知道,冬季運動,中國本來就弱,殘疾人參與冬季運動,在中國無論是設施和其他資源,以及運動員人選,都相當薄弱,因此,要在溫哥華冬殘奧一舉揚名,也是不現實的。但是,至少作爲奧委會的領導,在冬殘奧的時候,在場爲我們的運動員鼓一下勁,我們的華文媒體,也多報導一下他們的艱苦奮鬥精神,我們的社區,也給這些運動員多送去一些掌聲,同時,中國也在未來給冬殘奧的運動員們,多一些撥款,多一些資源,因爲這些運動員的成功,可以鼓勵中國更多的殘疾人增添自信,也鼓勵更多的年輕一代奮發圖強。
在這方面,加拿大做的不錯,殘奧會開幕式,不但主題鮮明,表演層次一點都不輸給之前的冬奧開幕式,更爲重要的是,國家元首首次在殘奧歷史上參加開幕式,英女王代表暨總督莊美楷,總理哈帕,省長金寶爾等出席,莊美楷甚至下場與孩子們一起走開幕式,哈帕則穿上運動員服裝,親自觀看加拿大隊與義大利隊的雪橇冰球比賽,而在冬奧上成爲英雄的運動員,也積極參與了殘奧的活動,這種情景,絕對提升加拿大國家的人性人道形象。開句玩笑話,如果中國奧委會的領導留下來聲援殘奧運動員,沒有回去說一些引發爭議的評論,那領導的形象就要升高很多。當然,我們也要問一下媒體,在溫哥華冬奧賽事上,中央電視臺派來的記者團是一百六十多人,新華社是三十多人,那麼,到底有多少記者最後留下來報導冬殘奧的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