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直通車

Lex專欄:港股直通車爲何停駛?

「港股直通車」正式宣告終止,中國股市幾乎沒有反應。投資者早就認爲它已經「停駛」。比這個決定更令人喫驚的,是公開宣佈它這種做法。

這下,「直通車」是真的通不了了。2007年8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宣佈,擬允許個人投資者涉足海外股市——起點自然是香港。該計劃在中國被稱爲「港股直通車」。當時,恆生指數在3個月內飆升了55%。而本週,當這項計劃被正式廢棄時,中國股市幾無反應。投資者早就認爲「直通車」已經停駛。

允許國內儲戶涉獵港元計價資產,是一次嘗試性的資本管制放鬆,在兩年半之前可能是個看上去不錯的主意。當時,中國經濟成長如火如荼,通膨率逼近10年高點。但在這之後,通縮一度站穩腳跟,出口下降,中國再次把目光轉向國內。得到中國證監會(CSRC)扶持的內地證交所,開始成爲一個有吸引力的資本投資場所。

2007年至2009年,上海證交所的交易量成長了近五分之二,去年成爲亞洲交易額最大的股市。與此同時,股票定價普遍變得更爲合理。自去年10月以來,A股相對於H股的溢價穩定在16%左右,低於2007年至2009年41%的平均水準。去年11月,中國在深圳推出了創業板(ChiNext),爲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剛剛脫離風險資本的成長型企業的機會。直到那時,證監會還在增批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海外股票的額度。散戶投資者得到的資訊是明確的:把海外股票投資留給專業人士去做。

您已閱讀78%(524字),剩餘22%(1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