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是丁學良博士《「民族區域自治」與「分裂主義」:中國邊疆治理的難題試解》的第三部分。)
十月革命後的兩三年時間裏,列寧的執政黨及時地把它的名字正式改成了「俄國共產黨」,也及時地把共產主義創辦人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普遍解放的基本原則塞進了歷史垃圾箱。
1922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四個政治實體(當時都是主權國家)被組成一個大板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英文全名是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對比「美利堅合衆國」的全名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可以看到,大體上相似,稍有些不同。Union有工會、聯合的意思,而United相比之下更強調統一、整體。所以,「蘇聯」這個正式名稱,更彰顯它是由多個主權國家自願組成的聯邦,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從法理上說,比「美利堅合衆國」各州之間的關係更鬆散。美國憲法並沒有給組成它的各州以「分離權」,而蘇聯的第一部憲法(1924年1月24日通過)明確規定,所有的各創辦國都有權主動脫離蘇聯,恢復它們原來獨立國家的地位。
您已閱讀14%(490字),剩餘86%(29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