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

索羅斯演講:未來的路(中文譯稿3/3)

在喬治•索羅斯上月於中歐大學發表的題爲「未來的路」的演講中,他呼籲中國成爲更爲開放的社會,並且有膽識和勇氣承擔起歷史的重任。

2009年10月,在持續一週的時間裏,喬治·索羅斯 (George Soros)在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中歐大學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發表了共分五個部分的系列演講,闡述了他對危機中的金融市場、政治體制和開放社會的思考與主張。在第五日的演講「未來的路」中,他著重探討了金融危機將如 何重塑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以及由中國代表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的未來。
這次演講的全部譯稿由公開社會研究會(Open Society Institute)提供,對此我們表示感謝。以下爲演講第三部分。點擊閱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觀看影片

綜上所述,世介面臨著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組織形式中進行選擇。這兩種組織可以稱之爲國際資本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前者,以美國爲代表,已經垮掉;後者,以中國爲代表,正在興起。自然發展途徑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導致了國際金融體系逐漸瓦解,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而雙邊關係體制又容易造成國家之間的衝突。所以需要創造一個建立在更健全的原則基礎上的新的多邊體制,它能符合美國和中國的最大利益,自然也是整個世界的最大利益。

儘管在監管制度改革上的國際合作,幾乎不可能用零打碎敲的方式實現,但是有可能通過整體重新安排,調整金融秩序的全盤交易來商定。20國集團作爲國際合作的主要論壇,和在匹茲堡會議上採納的同行評審程式 (peer review process) 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步驟。但是20國集團必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章程的範圍內運作,因爲修改章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您已閱讀25%(669字),剩餘75%(19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