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高盛

Goldman should be allowed to fail
應該允許高盛破產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如果納稅人能夠意識到,高盛的獎金只是股權合夥制的一種形式,而且在未來任何危機中,高盛都可以破產,公衆蓄勢待發的憤懣之情可能會有所減弱。

A decade ago, when Goldman Sachs was a private partnership, it had $6.5bn in equity and its 220 partners, most of whose money was tied up in the firm until they retired, took good care of their pot of gold.

十年前,當高盛(Goldman Sachs)還是一傢俬有合夥制公司時,它擁有65億美元的資本,220位合夥人的大部分資金在他們退休之前都被鎖定在公司中,因此他們對自己的金飯碗照看得很好。

您已閱讀4%(299字),剩餘96%(70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