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已到不惑之年的人談見證60年中國,一半出於記憶,一半出於聽說。聽說的是火焰,記憶則是海水。
故事裏的火焰來自於戰爭年代,許多人的胸腔在烈烈焰光中有力地起伏。北京雄渾的聲音,南下滾滾的鐵流。異域鄰邦血凝的友誼,長江流域的滔天惡浪,還有後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以及無比狂熱的「文化大革命」。當然,最響亮的還是原子彈的橫空出世。
所有這些背景更多地出現在村頭街尾的茶餘飯後,那是我們在孩子時能得到的唯一的精神糧食。典型的雜誌是《紅旗》、《中國民兵》、《黨支部生活》、《解放軍畫報》之類。其實,這些刊物是一般農村孩子所見不到的。而當我偶然獲得一本時,其欣喜程度不亞於長征中的紅軍繳獲一張半年前的報紙。
您已閱讀17%(298字),剩餘83%(15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