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Lex專欄:外企在華上市的意義

與其說這反映了企業希望從中國投資者處獲取資金,倒不如說這表明了中國政府渴望提振上海萎靡不振的金融業。

還記得滙豐的英文名稱HSBC中,S代表什麼嗎?葛霖(Stephen Green)記得。這家英國銀行的董事長已重申,計劃成爲首批在上海上市的外國公司之一。據此推測,滙豐國際化的董事會將在明年首次登臺亮相。

有些人認爲這預示著西方企業將蜂擁至東方。再想想吧。監管體制不切實際的上海股市,會吸引三類公司前往上市:香港的紅籌公司——例如中國移動(China Mobile);總部設在別處但與中國聯繫緊密的公司——例如聯想(Lenovo);動機不明的自我推銷者——例如紐約證交所-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跨國董事會的成立——如果真能實現的話——與其說反映了企業希望從中國投資者處獲取資金,倒不如說表明了當地政府渴望提振上海萎靡不振的金融業。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成長率僅爲3.3%,在中國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名倒數第二。

您已閱讀90%(363字),剩餘10%(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