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

德國企業的「監視門」

相比於國家安全機構,德國人更擔心被企業「間諜」侵犯私隱權。「人們已經意識到,在一些案例中,企業對他們的瞭解比政府或警方都多。最近的一些案例已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今年夏日的一天,邁克爾•博恩多夫(Michael Bohndorf)離開西班牙伊比沙島上的家,前往法蘭克福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律師會面。現年69歲的博恩多夫是該銀行股東。他回憶道,在那裏他受到了高規格的款待。

「我受到了像祕魯王子一樣的款待,」他表示。「他們說起話來都是這樣——『您的茶裏要加牛奶或糖嗎,博恩多夫先生?'”

如果博恩多夫覺得這份敬意有些誇張,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身爲德國律師的他和德銀自己的律師都明白,此次會面的原因,德銀令人難以容忍的行徑:僱用私人偵探調查他。調查行動就像偵探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據稱偵探們短期租住了博恩多夫的住所,試圖挖掘資訊。博恩多夫聲稱,他們還用上了「美人計」來收集有關他的資訊。

您已閱讀8%(319字),剩餘92%(34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