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用「金磚四國」(Bric)抓住了投資者的想像之後,各研究部門花在文字遊戲的時間幾乎和繁重的宏觀分析一樣多。里昂證券(CLSA)對其創造的新名詞Chindonesia報有很高的期望。這家券商一直在積極推銷「亞洲成長新三角」的概念:在中國/印度的軸心之外,再加上印尼。
如果強勁的經濟成長是主要考慮因素,那麼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的入選可謂實至名歸:印尼第二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同比成長4%,爲東南亞最快增速。在依賴進口的泰國和馬來西亞等鄰國飽受經濟衰退折磨之時,印尼依賴的則是受到政府確有能力負擔的經濟刺激措施支持的、富有彈性的國內消費。明年,政府預算赤字與GDP之比應會從今年的2.5%收窄至2%以下。屆時,公共債務應大概相當於GDP的30%,遠低於其它同等級國家的水準。
不過,投資者還是有理由三思而後行。貨幣穩定是任何嚴肅的投資者都最希望看到的因素之一,卻依然遙不可及。過去12個月,印尼盾先是貶值25%,接著又升值25%。本月再次當選的印尼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需要認真應對官僚主義和貪汙腐敗這兩個相伴而生的問題。在印尼6000多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上,權力集中在省政府一級。去年,印尼肅貪委員會(Corruption Eradication Commission)僅調查了不及1%的投訴。
您已閱讀77%(614字),剩餘23%(1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