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廣州

廣州亞運會「國進民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段傳敏:廣州亞運會號稱「亞洲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運動盛會」。但是,在廣東舉辦的國際賽事中卻出現越來越多的非市場行爲。

「無比倫比」的北京奧運會已經遠去。除了青島啤酒繼續熱火朝天地推進與NBA的合作,國內企業在體育行銷方面的熱情似乎進入衰減期。

似乎有這樣一種心理:最牛的奧運會都在我們家門口玩過了,放眼天下,還能再玩什麼來提起興趣呢?

於是,如同北京上空綻放的煙花一樣——體育行銷在2008年達至高潮。很多「熱血沸騰」的企業驟然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了—— 除了一些體育用品企業像安踏、361度、匹克、李寧等繼續在各種球類比賽中深耕著。

您已閱讀8%(204字),剩餘92%(24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