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

中國民企擴張的難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段傳敏:悍馬、皮爾•卡丹等品牌成爲中國民企的收購目標。只是民營企業在中國,往往遭到各種質疑。收購事件曝光讓企業在收穫知名度的同時,也面臨被「捧殺」的風險。

與中國國有大型企業「走出去」並瞄準世界資源性公司的戰略相比,中國民企今年以來也開始密集「走出去」。這個「走出去」,卻是一條迥異的道路——它們盯上了具有歷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國外品牌。

與中國國有企業頻頻溢價收購、但在海外普遍遭遇的有色眼鏡掃描、質疑和否決的情形相比,這些民企似乎輕易而舉地獲得了被併購方及所在國家的鮮花和掌聲。

但在國內,它們的併購行爲卻面臨著巨大的國內輿論質疑壓力。甚至,事情本身的曝光令企業在收穫巨大知名度的同時,也存在被過度曝光「捧殺」的風險。

您已閱讀8%(232字),剩餘92%(26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