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資本主義的人無外乎古巴、委內瑞拉和伊朗的領導人以及西方的一些空想家。抱著經驗主義想法的人知道,不存在其它好的選擇。但資本主義的存在有許多形式,並隨著時間不斷演變。因此我們該問的問題是「什麼樣的資本主義?」以及「當前的危機是否提供瞭解決該問題的新線索?」
時下頗爲流行的對「貪婪」的譴責,在我看來是對危機的膚淺反應。經濟學家的職責是從情境因素的角度解釋人類行爲,而不是與傳教士及政治家一爭高下。對於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如果活著會作怎樣的猜測,同樣不具有說服力。
作爲開展一項更富成效的分析的預備步驟,讓我們先回想一下,就在不久前,「日本公司」(Japan Inc)、萊茵河模式以及其它國家或社團資本主義制度被譽爲是比以市場爲導向的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模式更優越的資本主義制度。此後,在確鑿的實證研究基礎上,產品和勞動力市場掀起了放鬆監管的浪潮,而歐盟則在里斯本議程(Lisbon Agenda)中爲自己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您已閱讀24%(442字),剩餘76%(14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