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媒體

財經媒體爲何沒有預警金融危機?

FT總編輯萊昂內爾•巴貝兒:財經媒體未能及時發現全球金融危機,爲此受到各種批評和指責。這些指責合理嗎?我認爲,財經媒體有四點不足之處。

現在是成爲金融記者的最佳時期和最糟時期。最好是因爲我們擁有百年難遇的機會,對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進行報導和分析;最糟是因爲報紙和電視業都受到了衝擊——不僅是衰退的衝擊,還有網路革命所帶來的結構性衝擊。

現在又出現了第三種衝擊。財經媒體遭到指責,說它們因未能及時發現全球金融危機。疏離職守,心不在焉,各種陳詞濫調都翻出來了,批評記者、評論員——對,甚至還有編輯——未能警告毫無戒心的民衆災難即將到來。這些指責合理嗎?借用水門案聽證會上的殺手鐧問題:媒體都知道些什麼?什麼時候知道的?

首先,平心靜氣地說,記者並不是唯一失職的羣體。在信貸派對上,政治領導人愉快地打開香檳慶祝;在氣泡消失後,很多人還久久不願離去。美國、英國和歐洲大陸的監管機構都未能發現和遏制系統內積聚的風險。許多經濟學家也有失水準。只有少數人——例如如今作爲思想者的末日先知而聞名的魯裏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看到了蛛絲馬跡,但也未能將它們聯繫在一起。

您已閱讀22%(429字),剩餘78%(15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