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國55年來首次出現了通縮的跡象,使人們不可避免地擔憂未來會面臨進一步的通縮。然而,美國出現負通膨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30%,這種情況將不會再次出現。此外,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8%。這是一個好訊息:更長期的前景更爲不利。
美國財政赤字史無前例的爆炸性成長,加大了未來出現高通膨的可能性。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表示,從總統制定的預算來看,2009美國年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2010年則佔到將近10%。即使經濟強勁復甦,政府負債佔GDP的比例也將在未來10年成長一倍至80%。
歷史上大量證據表明,財政大幅擴張與隨後出現的通膨之間存在關聯。但歷史證據和經濟分析同時表明,如果財政赤字沒有伴隨著貨幣供應的持續增加,以及更普遍的貨幣環境放鬆,通膨效應是可以避免的。
您已閱讀24%(385字),剩餘76%(12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