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概就像我這麼高吧」,老人和青年人並排站在一起,一邊用手上下比劃一邊說。他略感奇怪,這個前來拜訪的青年想知道他父親的身高,還想知道當年他父親在江津逝世後,屍骨是從水路還是陸路運到縣城的。
這是1988年的冬天,安慶城又被裹進了潮溼、寒冷之中,屋內的供暖總是很差,經常比戶外更寒冷。年輕人叫朱洪,32歲,是安慶市黨校的一名教師,如今他正準備完成他的第一本書。和他比個頭的老人叫陳松年,78歲,像大多數這個年紀的人一樣,和善、天真,容易沉溺於瑣碎的事物。當談起他的父親時,除去生活裏細節,他似乎沒興趣進行任何深入的探討,儘管在父親人生最後歲月裏,他是唯一陪伴左右的兒子,而他的父親又曾在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扮演如此顯赫的角色。
您已閱讀6%(311字),剩餘94%(47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