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

商學院最寶貴的財富

商業學術界中有太多地方仍保持著雙重結構:承擔核心商業教學任務的教師缺乏工作經驗,而企業領導和高階主管往往缺乏學術背景。當前危機提供了一種有別於傳統的研究途經,是金融學者獲得相關性的終極時刻。

「那麼接下來呢?」我從倫敦城市大學約翰•卡斯爵士商學院(Sir John Cass Business School)獲得博士學位後,來自產業、銀行業甚至學術界的朋友們連番向我拋出了這個選擇問題。

業已付梓的400頁博士學位論文、在倫敦哥特式市政廳舉行的畢業典禮(由倫敦金融城市長頒發學位證書)、以及來自朋友和同行的支持,還有一種成就感,我都將長久銘記在心。

我,彼得•哈恩(Peter Hahn),如今是博士、MBA、學士、管理教育基金(Foundation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FME)及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理事會(ESRC)研究員、正在受理中的英國高等教育學院(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HEA)研究員、以及金融學教師。夠令人眼花繚亂的吧!這還沒提及我的企業經歷。但現在該做什麼?

您已閱讀19%(368字),剩餘81%(15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