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學院排名爲何攀升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務長兼副院長郭理默:中國及亞太地區衆多商學院的國際排名在過去幾年穩步攀升,中歐上月首次躋身FT全球十大商學院之列。原因何在?

不過,同許多事業一樣,個人或機構的非凡成就,很容易掩蓋其根本動因。中國乒乓球明星馬琳、或美國遊泳名將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等奧運會冠軍,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但他們是站在各自領域整個國家巨大實力和潛力的巔峯。在商界,德國保時捷(Porsche)和法國頂級葡萄酒釀造廠生產世界頂級的產品。而它們也同樣處在各自國家或地區整個行業的頂峯。

同樣,亞太地區一批商學院的國際排名在過去6年中穩步攀升。

2003年,大中華區有兩家商學院入圍FT全球MBA排行榜,分別名列第90位和第59位。到2006年,這兩家學院的排名已分別升至第21位和第47位,而印度和東南亞地區沒有一家商學院入圍。2009年,亞太地區已有4家商學院躋身前25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8;印度商管學院(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第15;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6;南洋商學院(Nanyang Business School),第24。2003年,整個亞太地區沒有一家商學院入選FT排行榜的前50名,而2009年,有6家商學院位居其中。

您已閱讀42%(516字),剩餘58%(7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