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問題是外部產生的;但許多是由行業自己造成的。英國私人股本公司3i面臨的困境——其股價較賬面價值低75%並跌破發行價——就是潛在危機的實證。
許多有限合夥人(LP)投資者發現,由於缺乏流動資金,他們難以滿足追加資本要求。Permira已經宣佈,其最近一隻基金的募資金額將減少40%。機構投資者對這種資產類別的投資承諾過高,以爲現金回報將一如既往。但如今已沒有退出機會,有限合夥人已無法收回資金。與此同時,他們在房地產和股票等其它資產上的配置價值大幅縮水。基金的基金、上市公司SVG已經展開援救性配股發行,以防止出現違約情況。
多數大型收購公司都進行過定價過高、槓桿率過高的交易,如今相關資產的價值都已縮水。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百代(EMI)、博姿(Boots)、Countrywide、哈拉娛樂集團(Harrahs)、希爾頓(Hilton)、McCarthy & Stone、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GMAC)、克萊斯勒(Chrysler)、飛思卡爾(Freescale)、Gala Coral、Pilgrim's Pride等等。在某些案例中,債券價格就已表明相關股權一文不值;另一些情況下,有限合夥人已經透露將進行鉅額減記。無疑,到年底時,許多審計師將堅持計提令人痛苦的減值準備金。賬面虧損總額至少將達到500億美元——很有可能會更多。
您已閱讀35%(568字),剩餘65%(10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