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專欄:不要指望中國救世

多數經濟學家認爲,中國4兆人民幣財政刺激最多只有一半涉及新項目。該計劃雖能吸收失業人羣,並保持經濟增速不低於6%,但不要指望它還能拯救世界其它地方。

市場的反應毫無疑問會讓北京的決策者們感到高興,尤其是當他們回想起美國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開出的一些支票只在紐約獲得有氣無力的回應之時。而且,就該計劃的面值而言,他們也配得上這種喝彩。爲全球經濟成長貢獻頗多的中國,將支出將近6000億美元以保持經濟成長動力,這相當於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分之一。中國將修建更多的鐵路、機場和住房,讓工廠和建築工地的失業工人重獲工作,並確保對各類大宗商品的持續需求。

不過,有必要對該刺激計劃進行全面分析。首先,總支出額中包括那些已有方案的支出。一些項目只是得到加速推進而已,多數經濟學家認爲,充其量只有一半的支出涉及全新項目。其次,在建築支出啓動之前,將會出現一段空檔期——可能會延伸至2009年第二季度。由於工廠幾乎每天都在解聘工人,一些人暫時失業似乎無論如何是不可避免的。支出的一部分還將出自省級政府,但它們的預算已因無法再以泡沫價格出售土地而縮水,它們可能因此被迫舉債。

此外,該刺激計劃還讓政府重返舞臺中心。雖然政府爲投入技術升級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但該計劃並不涉及個稅下調措施以提振個人消費。總之,國家指令性貸款又回來了。在其它全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應足以吸收新增失業人羣,並將其經濟成長率維持在6%以上。但是,不要指望該計劃還能拯救世界其它地方。

您已閱讀99%(569字),剩餘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