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時代的投資之道

專家通過歷史研究發現,在通膨水準高於其10年均線的時期,股票的表現實際上不及現金。爲此,許多財富管理人在客戶的資產組合中加入了其他資產來代替股票。

今天,借用同時代好萊塢電影的時髦話:「他回來了,這一次直衝個人。」據推測,如今個人通膨率甚至比整體通膨率更可怕——而且富人將受到最猛烈的打擊。

前美聯準主席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說過:「每個人都受到通膨的傷害,[而且]如果真想從百分比的角度去考察誰的收入受到的傷害最大,那就是華爾街經紀人。」

由於這些經紀人仍堅持人爲股票能保護財富抵禦通膨,情況就值得憂慮了。

您已閱讀8%(190字),剩餘92%(21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