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談判力更強?

《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薛兆豐:談判力,指的是討價還價過程中對成交價的決定能力。這個概念暗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地位並不平等。真是這麼回事嗎?市場中的價格究竟是由誰決定的?

來函請發至: [email protected]

談判力(bargaining power)是指在討價還價過程中對成交價的決定能力。這個概念暗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可以壓制另一方,有一方可以比另一方更有話語權。但真是這麼回事嗎?市場中的價格究竟是由誰決定的?

設想有位業主,宣佈要把房子以20萬賣掉。房子是他的,房價也就由他定嗎?不是。這位業主確實「宣佈」他的房子要賣20萬,可要是沒人承接,他這個「宣佈」就啥也不是。假如業主確實希望把房子賣掉,那麼與其說他「宣佈」 或「決定」了價格,還不如說他經過一番調查後,向潛在的買家們「彙報 」了市場價格。

世界上其他商品或服務,其價格也不是由賣主或買主單方面「決定」的。沒錯,總有人先把最終得以成交的價格說了出來,但在「時間上首先」說出價格,並不意味著在「因果上決定」 了價格。若沒有買賣雙方的贊成,任何先提出來的價格都不可能作數。

您已閱讀27%(370字),剩餘73%(10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