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健康」普查

可靠統計數據的稀缺,讓北京越來越擔憂。中國首次經濟普查動用1000萬人,將爲決策提供更堅實的基礎,但期望不要太高。

駕駛一艘超級油輪在濃霧中快速行駛,穿過擁擠的海上航道,而且只能依靠原始的導航設備,這實在是一件讓人大傷腦筋的事。然而,這就是中國決策者們所面臨的挑戰,他們正竭力爲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保持「航向」。儘管誤差幅度很大,但迄今爲止沒有任何重大撞船事故發生,這簡直是個奇蹟。

近期全國範圍的經濟普查,應當可以讓這個任務變得輕鬆一些了。普查結果將於下月公佈。這項浩大的工程動用了1000萬名數據收集人員,旨在填補官方報告中的一些中國經濟狀況空白。中國官方經濟報告素以不完整出名。

可靠統計數據的稀缺,不僅讓外國政府和企業,而且讓中國當局越來越感到憂慮。作爲世界第三大出口國與進口國、許多商品的最大消費國、以及外國直接投資的首要目的地,中國經濟表現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然而,面對往往模糊且自相矛盾的數據,通常只能靠猜測來判斷中國經濟的步伐和方向,這讓人不安。

您已閱讀44%(370字),剩餘56%(4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